
2020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聯盟研討會日前在杭州舉行。200余名來自全國各大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、思政課教師,共同探討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。本次研討會由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聯盟主辦,浙江科技學院、浙江大學、北京科技大學三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。
作為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有益拓展和延伸,實踐教學在促進課堂教學內容入腦、入心、入行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。與會專家教師圍繞“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課”展開探討。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熊曉琳教授把思政課比作“美味的菜肴”,不僅要追求色香味,也要追求色香味的器具,把思政課的科學配方和精湛工藝用時尚的“器具”傳遞給學生,才能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營養。她說,思政課教師要有一顆紅心,教學科研兩條腿走路,追求講政治、講科學、講故事,突出深耕教材、講清理論、用活素材、創新方法四個基本要求。
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龍兵教授表示,要牢記總書記囑托,專一專心專注,打造富有親和力的思政實踐課堂。思政教師要利用歷史文化資源讓思政課活起來,走向田間地頭讓思政課實起來,注重人文關懷讓思政課親起來。
實踐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區別在哪里?思政課實踐教學要解決什么問題?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劉一博教授認為現場的遺跡、場館、工廠、農村是實踐教學的生動教材,走、講、訪、唱是激活實踐教學的組織載體,整個過程中,教師不僅僅是導游,更應該是導演。
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從2015年開始聚焦“弘揚中國精神、培育核心價值”開展社會實踐課題,先后組織百余支尋訪中國精神實踐團隊,總行程63000多公里,發放調查問卷萬余份,完成近500多萬字的調研報告,繪制出思政實踐的中國精神地圖。該院副院長劉麗敏認為,思政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書與育人的一致性,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,為社會實踐的政治引領保駕護航。
浙江科技學院思政課程建設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,強化頂層設計,注重統籌推進,積極推進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建設。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宗讓教授認為,要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有效運行機制,促進思政教師、思政工作人員、學校工作人員實現三方協同;要構架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空間,促使“學生理論課、實踐課、學生寢室的第三課堂”三課協作;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臺,實現“課堂教學、網絡教學、實踐教學”三元融合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wap.gmdaily.cn/article/8fae9a453b954672a26906d74edc4ed6